主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关注 >
新闻

对话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去国际童书展“读”什么书

2015-07-29 09:49|来源:解放日报|admin|
  
          

11月20-22日,2014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将亮相上海世博展览馆。届时预计有超过5万种的中外最新童书与孩子们见面,展览规模将达17000平方米。去国际童书展“读”什么?记者对话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

记者:今年上海国际童书展去年相比有何不同?

徐炯:上海国际童书展现在是亚太地区唯一的童书展。在意大利,每年春天举办的博洛尼亚童书展已经办了很多年了,也是世界上最知名的童书展。上海办童书展,和他们有所不同,也希望能够互补。

就上海国际童书展来说,我们希望它能够成为中外童书交流的大平台。因此,从去年首届开始,我们将其定位为一个专业书展,主要以版权贸易为主。但从去年公众读者的热情参与来看,这个平台对于国内的童书销售、推介、出版都有促进作用。因此,今后我们继续举办童书展时,这项功能还将不断加强。

在中国,家长都对教育十分重视,因此0-16岁孩子的阅读也受到普遍关注。今年童书展进入第二届,活动场地转移到更大的上海世博展览馆,展览规模达1.7万平方米。与此同时,参展商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加。我们预计,随着国外的展商越来越多,他们会越来越看到中国的潜力。对于交易数量、展商人数包括观众人数的规模,我们并不担心,我们更看重童书展的发展与质量。

记者:童书展应该怎么去提高自己的质量?

徐炯:有几个方面。首先,我们希望国内出版界与读者能够看到,世界各国童书发展的多样性。现在,中国童书市场上的引进书很多,但是内容却很单一,主要源于英国、美国等少数国家。与此同时,一种模式的成功,也会引起很多人模仿跟风,童书内容也会更加单一。今年童书展上,我们不但带来了欧洲的、美国的童书,还有中国香港、台湾的,有日本、韩国的,还有南美、非洲的。他们有不同的表现和呈现方式,这种丰富多样性,也会更加促进我们本土原创的发展。

另外,我们希望中外童书合作形式也更加多样。版权交易是一种,但现在还有很多新的探索,比如中国作家写文学,外国插画家配图等。这种尝试,对中国童书走出去、中外艺术融合都是很好的探索。据说在博洛尼亚童书展上,还有个单元,专为年轻且不出名的童书作者而设,他们可以拿着自己的作品直接向版权机构来推介。这样来看,童书展还有发现新人新作的作用。我们希望通过探索更加丰富的形式,把童书展的重点转向展示的质量和功能。

记者:不久前,童书展发布今年将大幅增加公众开放区。是什么促使一个以版权贸易为主的专业书展为普通读者开放更多空间?

徐炯:首届童书展上,读者的兴趣与热情,让我们看到办展可以和阅读推广有机结合起来。在充分听取意见后,我们针对去年读者认为场地有限、备书不够等不足,也特别增加了今年的场地。三天童书展,每天1.7万平方米的总面积中,前两天开辟5000平方米作为公众场,最后一天全部开放。推广阅读在国内是个很重要的工作,我们也想把这个平台打造成阅读推广的平台。

我们还试图通过这个平台,推动亲子阅读、少儿阅读常态化。现在很多家长通过微博、微信群进行交流,把国外好的读物翻译进来,或者自己创作,在圈内与大家共享。这种民间推广童书的自发群体,比成人阅读发达许多。我们想把这些机构、团体举办的这些零散的活动,牵线搭桥、整合起来。我们都知道,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但现在我们提倡亲子阅读,还有一方面是希望成人带着小孩儿读书的过程中,也能反过来促进成人读书。

记者:您觉得国内童书创作与出版还有哪些可拓展的空间?

徐炯:国内童书有两个倾向,一个是过分功利化强调教育,把唐诗、习题、外语打扮得漂亮点,就叫童书了。还有一种倾向,是非常商业化、迎合低俗趣味,甚至是带有黄色暴力成分的毒童书,必须予以打击。

从这些现象中,我们意识到,读书兼具教育、娱乐的功能,但既不能高高在上,又不能一味迎合,而是要根据儿童接受心理和认知特点,科学地进行创作和出版。中国的出版者应该多多研究儿童与青少年成长的教育学与心理学,以科学的基础,应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需要。针对这个问题,今年童书展上,我们也组织了一些研讨活动,希望能联动上海相关学者、专家,更好地为童书出版服务。

此外,比如数字阅读不可避免地进入童书领域,也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但是10岁前的孩子,到底该不该接触电子书?对视力有没有伤害?会不会影响注意力?这些问题,始终是许多童书出版社及创作者的疑惑。在这方面,今年也会有相关探讨,希望更加科学的分析,能够帮助大家把童书做得更好。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