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关注 >
新闻

亲生儿子竟然是蟒蛇养大的?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父子向小读者“爆猛料”

2019-08-18 11:38|来源:东方网|作者:傅文婧、刘昊|

 
       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儿子沈悦竟然是蟒蛇带大的?为什么沈石溪的动物小说都是悲剧结尾?都说“狡兔三窟”,我们对兔子究竟有多少误会?8月17日下午,在2019上海书展沈石溪“野生动物救助站”系列新书发布会上,著名作家沈石溪和他的儿子沈悦,以及“小战象团队”成员马轩旻、李花三吉一起向小读者们介绍了系列新书,也“爆料”许多鲜为人知的动物趣事。
 
 
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
 
        
 
       沈石溪在云南西双版纳生活了18年,又在昆明生活了18年,他曾和许多动物打过交道,亲手养过一头大象和一条蟒蛇。沈石溪曾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将大象的故事写成了《最后一头战象》,将蟒蛇的故事写成了《保姆蟒》。沈石溪曾去过许多野生动物救助站,见到了许多感人、有趣的故事。他一直有个心愿,就是要写一套关于野生动物救助站的小说。由于这套小说体系庞大,因此沈石溪组建了“小战象”团队,由马轩旻、李花三吉和他的儿子沈悦共同组成创作班底,计划完成30本关于野生动物救助的动物小说。据悉,目前已有3本上市,分别是《雪山狼魂》、《毒牙象葬礼》和《野马奔腾》,今年10月还将有3本与读者见面。
 
 
发布会现场
 

       在新书发布会上,沈石溪讲述了自己创作野生动物救助小说的初衷。虽然野生动物的救助工作看起来很单调,似乎千篇一律,不是救助上了年纪,失去生活能力的“老动物”,就是救助失去父母照顾成为孤儿的“小动物”,“但是我们写这套书,并不是要告诉大家我们是怎么救助动物的,而是告诉大家,野生动物里我们不知道的生存密码和那些神秘的动物行为。”
 
       沈石溪表示,虽然现在的孩子通过网上搜索、阅读科普书目能够获取许多知识,但动物世界迄今为止依然很神秘,很有趣,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例如,成语“狡兔三窟”,大家通常会认为指兔子很狡猾,为了逃命所以准备了三个窝,如果遇到天敌追捕,就可以逃到不同的窝里躲避,“听起来有点贬意。”而现实中,确实会有一些兔子,有好几个窝,但并不是单纯用来逃命的。沈石溪介绍,只有母兔才会造多个窝,数量则取决于生下了多少只小兔宝宝。“如果生了3只就做3个窝,4只就做4个。因为兔子是一种很弱小的动物,如果遭遇天敌无法搏斗,很容易被吃掉。如果生了4个宝宝,全都放在一个窝里,遇到天敌就会被一网打尽。所以,母兔为了分散这种风险,才会同时找多个窝,把每只小兔子都放在不同的窝里。”沈石溪指出,所谓“狡兔三窟”背后其实蕴含着伟大的母爱,却被人类误解,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作家沈悦是沈石溪的儿子,虽然父亲的“动物小说大王”光环耀眼,但沈悦却在发布会现场“自曝”,学生时代从来不看父亲的书。原因就在于沈石溪的代表作《保姆蟒》,当时沈悦的同学都来询问,书中写沈悦从小是被蟒蛇带大的,这件事是真是假。于是沈悦就回家去问父亲,“我爸爸就兴奋地说,绝对是的!我回去告诉同学,结果同学都不跟我玩了,说要离我远点,我身上有蟒蛇的味道。”因为这件事,沈悦从此不看父亲的小说。然而有了女儿之后,因为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是学校指定的亲子读物,沈悦“被迫”看起了父亲的书,想不到越看越好看,全部作品都看完了,甚至起了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念头。后来在小女儿想看“爸爸的作品”的鼓动下,沈悦辞去工作全心投入创作。
 
       “小战象”团队成员马轩旻则透露,自己被问过最“伤感”的问题,就是曾有小读者提问,为什么沈石溪动物小说都是以悲剧结尾,令他“感到心里惭愧。”然而,野生动物在野外的生活处境是非常残酷的,并不是想象中那般风光,“也许前一秒还是不可一世的百兽之王,这一秒之后或许就成了别人的盘中餐、口中食。再强的动物个体,当衰老后,就很难避免悲剧结局。”
 
       马轩旻坦言,传统认为野生动物救助是当某个动物遇到困难,例如天灾或者伤病,经过救助、野化,恢复健康以后再重归自然。“当一只动物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时,救助还有意义吗?是有的!如今野生动物的救助理念已经不同。”马轩旻表示,救助动物就是救助我们的人心,“当我们把垂危动物安详送到生命终点时,我们的救助也是很有意义的。”马轩旻的作品《独牙象葬礼》讲述的就是如何帮助垂危老象安然走向生命终点的故事,值得每位读者思考。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