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关注 >
新闻

融合破圈,书展推“作家餐桌计划”

2020-08-12 14:45|来源:解放日报|作者:施晨露|
在国际饭店品尝一席名为“上海流水”的定制菜是什么感受?写过《上海流水》的作家孙甘露,与青年作家王占黑、主持人骆新是第一批“尝鲜者”。
 
当七位风格迥异的作家遇见七张独具特色的餐桌,会碰撞出何种跨界效应?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今年上海书展创新推出“作家餐桌计划”,依托上海书展高品质文化内容,联动上海美食节品牌餐饮资源,通过文学、出版、旅游的跨界破圈,携手打造串联商区、园区、社区的人文链条,让“作家餐桌”为这座城市提供更有烟火气的文学生态,用有滋有味的文化服务满足市民的品质生活需求。
 
孙甘露、徐则臣、祝勇、毛尖、马伯庸、陈楸帆、那多,与严锋、骆新、赵松、俞挺、李筱懿等跨界学者专家,将走进国际饭店、绿波廊、锦江饭店等沪上七家品质特色餐厅,联合言几又书店,带来从七天延伸至全年的系列文旅体验活动。昨天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七家餐厅被授予“作家餐桌”铭牌。
 
与学者严锋、科幻作家王侃瑜边吃边聊,青年科幻作家陈楸帆在苏浙总会完成了“‘外星人吃什么?!’大猜想”的录制。“一提起文学,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文字、书本,是字里行间、纵横千年的精神漫游与思想碰撞。但大家往往忽略了文学的另一重属性,它同样可以是感官的、具象的、日常的。词句、意象、隐喻具有触发大脑‘通感’的神力,能让人嗅闻情感、聆听颜色、品尝记忆。这种全感官、高沉浸式的体验哪怕是最先进的科技尚且不能实现,而文学却可以轻易做到。”陈楸帆说。
 
主办方之一上海红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畅尹介绍,七位作家与七家餐厅经过精心“对应”,比如苏浙总会位于陆家嘴的高楼,是很有“魔都”腔调的场景,与陈楸帆的科幻笔触匹配;主打川菜的孔雀厅注重场景设计,有长长的甬道和桌子,和悬疑作家那多的作品感觉契合;而毛尖前往的荷风细雨则是一家主打茶文化的雅致餐馆。上海文艺出版社社长毕胜表示,作为原创文学高地的文艺社拥有丰富的作家资源,将这些资源推送到市民触手可及的地方,或许也能激发作家们新的灵感。据悉,今年上海书展期间,“作家餐桌”相关视频将每天一集在“上海书展朋友圈”多平台线上播出,“作家主题菜单”、精选文学美食书单、餐厅文学阅读专区、文学美食特别线路等将陆续推出,并在书店、餐厅互推惠民福袋,端出关于文学、历史和城市故事的“盛宴”。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表示,“作家餐桌计划”是今年书展融合破圈的落地实践,也是文旅结合润泽城市的有益探索。本市将进一步推进文旅跨界,在上海这座包罗万象的城市,让烟火气与获得感共同孕育一张张宽广、包容的文化“餐桌”。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