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关注 >
新闻

马上评|上海书展“线下回归”意味着什么

2022-11-16 19:26|来源:未知|作者:administrator|
马上评|上海书展“线下回归”意味着什么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澎湃特约评论员  张丰  日期:2022-11-15 
 
从昨晚起,一则消息在朋友圈刷屏:本月18日至22日,2022上海书展将回归上海展览中心,上海市民和外地来沪人员在提前预约、完成相应防控措施后,都可以去现场观展,选购喜欢的书籍。
 
这是今年上海书展的“第四阶段”。此前,上海书展已经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主要是以线上和线上线下相结合为主。尽管现在公布本周五重启在上海展览中心的线下活动,对各参展单位来说时间紧迫,可能难以像往届那样组织丰富的活动,但“线下回归”仍然有着相当积极的意义。
 
或许可以这样理解:这种紧迫性,其实恰恰宣示了某种象征意义上的回归。没有线下活动的书展,终归是一种缺憾。这不是“补充”,而是一种预告:今后各地包括书展在内的展览活动,或将逐渐回归到“有现场观众”的常态。
 
此前,在成都举办的糖酒会和在厦门举办的金鸡百花电影节,都如期举办,而且敞开大门迎接现场观众。现在上海书展恢复的线下活动,是这种序列的最新努力。就图书行业来讲,上海书展回归上海展览中心,是一个振奋人心的信号。
 
即将在下周开始的四川天府书展,很多出版机构也在积极准备活动,包括一些作家与读者的见面会。但是业内人士一边积极准备,一边心存担忧。这是今年展览行业的常态,不到最后一刻,你无法确定活动一定能够举办,你要一直筹备,付出大量无形成本——现在上海书展的回归,对天府书展也是一种巨大的鼓舞。
 
过去两年,出版行业的日子特别艰难。一方面,各地不断有新的疫情和防控,影响到仓储和物流,一些新书印刷完毕后可能会在仓库里存放很久;另一方面,各大书展都取消或者改为线上,出版机构缺乏举办活动和为新书做推广的机会,慢慢也就失去了动力。
 
一些出版社开辟直播间,邀请作家出场来做活动卖书,这是有益的尝试,但是总体上来讲难说成功。除了一些头部主播贩卖大众化书籍取得一些成绩外,作家在直播间的带货,成绩往往惨淡——看直播的和读书的,往往不是同一批人。而作家更擅长的是写作,即便是和读者交流,也更习惯于线下的漫谈。
 
上海书展是国内最有人气的书展之一,和一些书展主要是“图书订货会”(更多是机构洽谈)不同,上海书展的特色是让出版机构面对普通市民,不是“批发”,而是沉浸式的“零售”。同时,各出版机构会举办大量作者见面会、新书首发式,为自家图书站台。
 
至今,我仍记得2018年夏天参加上海书展所看到的盛况。门票20元一张,场外排队进场的队伍超过500米。在附近路过时,甚至有人神秘地问你“要不要票”。一个书展也出现黄牛票,这是多么振奋人心的事情。
 
展览中心内人山人海。很多出版机构都有自己的活动,安排作家来做分享,普通市民像逛市集一样,像选购商品一样选购图书。和网购相比,绝大部分书当然算不算便宜,但是,人们乐此不疲,男女老少都在热情参与。出版社的工作人员脸上洋溢着微笑,因为他们不但看到了销量,也看到了“真正的读者”。读者不再是统计数字,而是活生生的人。
 
这就是书展的真正价值:在网购和物流都极其发达的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去现场”,作家和读者见面,编辑和读者见面,都是令人激动的场景。它让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人与文化之间的拥抱得以实现——它让我们对未来有了更多期待。
  • 分享到: